新手爸媽怎樣給寶寶選擇適當的兒童玩具?
現在的困境是,玩具太多,多到讓人不知如何選擇。
安全第一
安全太重要了。
一眼就能看到有安全隱患的玩具,要么排除掉,要么只能在大人的注視下玩耍。比如對于小小孩來說,那些很小的、帶繩子的玩具,是不可以讓孩子單獨玩耍的。
舉個例子,有位家長的孩子大概是在上幼兒園的年紀,她拿著一串珍珠手串玩(這小玩意不知道是哪個大人送給她的)。孩子來找媽媽的時候,其中一粒珍珠被她塞進了鼻孔里!
她倒不是把手串戴手上,而是拿小剪刀剪掉,順便把散落的一粒珍珠放進鼻孔。孩子當時的想法是“想試試看,塞在鼻孔里會怎么樣?”
能怎么樣?拿不出來,還呼吸不暢。
天知道,當時看著她那副模樣,老母親的心是有多緊張。后來怎么拿出來的?跑去兒童醫院的耳鼻喉科,在醫生的幫助下,才拿出那粒珍珠。
誰能想到,一向小心謹慎的老母親,也會被孩子的偶爾時刻嚇得心驚肉跳。
對于玩具的選擇,首先一定要是安全的。
適合孩子的
安全之外,玩具就要選適合孩子的。
適合孩子的年齡、適合孩子的心理特征。如果不知道孩子當下的心理特征是怎樣的,不如遵守教育家陳鶴琴對玩具選擇的一個原則:活的。
活的玩具
什么是“活”的玩具?簡單來說,就是能引起孩子好奇心,能引發孩子思考的玩具,好過僅僅是放在那觀賞的玩具。
僅僅是遵守“活”的這個原則,就能篩選掉一大批的玩具了。
多種材質的
加拿大學者佩里·諾德曼 在《兒童文學的樂趣》里,提到孩子閱讀需要多樣化的體驗,其實在玩玩具這件事上也一樣。
孩子們玩玩具的過程,是一種體驗過程。他們通過體驗,來構建對世界的了解。玩具的材質選擇上,可以多樣化一些。
研究兒童發展的戴維•埃爾金德教授在《游戲的力量》中,分析了玩具的歷史變遷。戴維•埃爾金德提到,他所處年代的塑料材質玩具,少了“木頭的溫潤,少了棉花或羊毛的天然纖維觸感,也沒有金屬的堅硬質地。”
戴維•埃爾金德出版這本書的時間是2011年,但他的觀點值得我們借鑒。既然孩子們是通過體驗來了解這個世界,那么對于玩具的選擇上,可以適當關注玩具材質的多樣化。
小心刻板印象
給孩子選玩具時,可能會不自覺地陷入“性別的刻板印象”中。覺得玩具槍是屬于偏男孩玩的,娃娃類的玩偶是屬于女孩們的玩具世界。
真的這樣嗎?
難道,我們想讓孩子們在最初接觸的世界中,就留下深深的刻板印象,甚至被捆綁在“性別”的區分圈里嗎?
選擇玩具時,想一想,是不是帶著“這是男孩玩的、這是女孩玩的”想法,而去選擇?
放下“性別刻板印象”的想法,對于孩子的玩具選擇上,會有更寬的思路。
一點小總結
給孩子選擇玩具,安全第一,然后就是要選擇適合孩子的。怎樣才算適合?“活”的、多種材質、跳出性別刻板印象,這三條都是可以參考的因素。
轉載:互聯網